首页 > 考生写作 > 调查报告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时间:2025-03-17 11:30:10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欢迎阅读与收藏。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1

一、基本情景

1、村情概况:汪家下村位于万年县石镇镇中洲村委会境内,距离镇政府1公里,与乐平县的乐港镇张家隔河相望,是继上汪、中汪两个自然村之后,省人大魏小琴副主任第三年挂点联系指导的省级新农村建设点。该村现有38户,人口146人;耕地100亩,其中水田86亩;水面15亩;山林52亩。村民历来以水稻种植为主,产值低,收入少。20xx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786元,低于全县农民人均收入4200元的水平。

2、发展规划:依据《万年县石镇镇中洲村委会新农村建设点工作三年发展规划》,该村拟建项目主要有:①利用村前小型水库资源,建好2个村民洗衣码头,并绿化水库四边环境,预计投资8万元;②利用村庄前两块空闲地块,建两个村民娱乐休闲场所,预计投资6万元;③改造户用厕所17座(已改21座)和建3口沼气池,预计投资1.3万元;④硬化村支道及浆砌排水沟500米,需投资7万元;⑤改水及安装太阳能38户,预计投资13元,由村民出资兴建;⑥搞好外墙装修和庭院绿化;⑦建好2个垃圾窖,并建立健全卫生保洁长效机制,预计1.2万元。以上预计各类项目建设共需投入资金76万元,其中新农村建设扶持资金16万元;结对共建部门、企业扶持资金4万元;社会捐赠(能人捐助)7万元;村民自筹49万元。

二、项目实施进展情景

1、共清理村内垃圾36吨,淤泥60吨,拆除空心房3栋,拆旧建新6栋;

2、已投入资金整治建设资金27万余元,硬化村主次干道及浆砌排水、排污沟共500米,已全面完工,累计投资8万元;实施改水改厕38户,完成计划100%,共计完成投资5万余元;完成外墙装修1.3万平方,完成率80%,投资10万元;安装太阳能15台,投入资金3万元;有线电视普及率100%,累计投入1万元;

3、完成栽植村道绿化和庭院绿化苗木900余株,投入资金2万余元;

4、累计投入资金4万余元,建立村内垃圾窖2个,垃圾分拣房1栋,容积4立米的沤肥池1个;聘请保洁员建立长效保洁机制,保洁员报酬每月400元,其工资主要来源按每户每年100元标准从各家各户提取;在终端处理上,每周一次联系镇城管中队,将村内垃圾拉运到镇焚烧中心进行焚烧处理;

5、建成一栋三层占地面积600平米的文化宣传综合大楼;兴建了一个场地面积700平方米农民体育健身场所,包含篮球场、乒乓球场、露天健身场所;

6、建成可容纳80余人的党员电教室,配套添置了电视机、DVD等电教设备,定期组织村内党员干部和种养大户学习农业先进实用种养技术;

7、紧抓撤渡改桥项目启动实施和全县打造雷竹生态村机遇,拟发展无公害蔬菜基地400亩;利用村旁、荒山、荒基发展雷竹30亩;

三、恳请省领导帮忙协调解决的问题

1、中洲撤渡改桥于20xx年8月18日动工兴建,省、市、县三级项目资金及其配套共计1千余万元,实际主桥工程造价需要1800万元,缺口资金800万元,恳求省领导协调相关部门解决部分资金。

2、撤渡改桥建成后,整合汪家上、中、下三村土地资源,准备建一个400亩的无公害蔬菜基地,缺乏技术和资金,请省领导协调相关部门安排项目资金予以扶持。

3、原老村庄尚有58户未搬出岛州,恳请省领导协调省移民办加以解决。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2

班级:08060341班(电子与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班)

姓名:钟志明

形式:实地调查

时间:xx·07·30—xx·08·06

实践主题:投身实践促成才 迎接校庆添光彩 历练青春谱新篇

内容:实地拍摄新农村建设成果、调查采访

目的:

实地走访农村,了解近几年农村的新变化,深入农村,了解农民物质生活以及精神生活情况。积累对中国国情的了解,为将来投身国家建设、服务社会、建设家乡提供认识基础。对这一年来所学的知识、所培养的能力作一个除期末考试以外的另一个侧面的检验,培养了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利用暑假为社会做一点有益的事情。

引言

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有效形式。在接到学校xx年暑期社会实践通知后,我没有感觉这是学校强加给学生的一项任务,或者这只是教学的一个形式,而是想充分利用这次机会,锻炼一下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了解一些关于中国现状的信息,同时也让自己的这一个假期过得充实。

在仔细阅读了学院团委发给我们的“关于xx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通知安排”后,又结合自身条件,响应校团委“大学生志愿者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号召,我决定回到家乡实地调查家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并拟写一份“宜春市袁州区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递交学院审查。

虽然学院要求以学生个人分散活动为主,但为了能更好地开展活动,我邀请了我初中的同学,南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083班的周贱根(亦名“同乐”)一同参与。在此要特别感谢周同乐同学,同时也要特别感谢为我提供器材的徐俊徐老师!

活动过程

1、联系政府工作单位

宜春市为了更好的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解决宜春人民在生产上遇到的问题,成立了宜春市行政服务中心。宜春市行政服务中心是政府设立的为统一办理、联合办理、集中办理行政服务事项的场所,开展招投标业务交易的平台,是优化发展环境的前哨。设有办证服务中心、咨询投诉中心、代办服务中心、网络服务中心、招投标交易中心、商务中心,并成立了客商俱乐部。

7月20日,我来到服务中心,找到了宜春市袁州区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委员会的陈军,向他讲述了我此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初步方案,并出具了学校团委为提供的专用介绍信。他同意了我的请求,接受了介绍信,并要求我们在活动结束后向委员会提交一份书面报告,再由委员会作出评价并填写介绍信回执单为活动提供证明。

2、拟定初步计划

由于市场上官方地图没有细化到乡村公路与各个村组,我与同乐同学使用google earth查看了宜春袁州区北部几个乡镇的卫星照片及地形,选定了柏木乡柏木村茶头坑组、柏木乡柏木村茶园组、柏木乡布里村、柏木乡严岭村,三阳镇、三阳镇石塘村(行政村村委驻地)、三阳镇石塘村院前村、三阳镇雷桥村,芦村乡荆桥村、芦村乡浒坑村等一些自然村落进行实地走访、拍摄、记录。根据google earth于xx年10月更新的宜春市袁州区地区的卫星照片,我们画出了简易地图, ……此处隐藏29483个字……福之路;二要进一步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和招投标办法,建立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加快建立健全交通诚信体系,加强监管,建设农村公路精品工程,树立交通新形象;三要落实“四真”要求,加大农村公路工程安全管理力度,进一步提高交通安全管理水平和效率;四要尽量利用老路,最大限度节约土地,同时保护好公路沿线的自然环境,努力建设生态型农村公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4、深化改革探索,力求创新发展

继续深化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探索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制;扎实推动科技创新,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在质量、安全、节约、环保等方面力求有新突破。

(二)关于新农村公路建设的目标任务

1、主要目标

根据上述发展思路和要求,我市新农村公路建设的主要目标是:

到20xx年,全市所有乡镇至所在县(市、区)城有一条四级以上公路,中心镇至所在县(市、区)城有一条三级以上公路,通村公路等级率、硬化率均达到97。

到20xx年,重要县道达到二级公路标准,乡道达到四级标准以上,村道达到准四级以上,通村公路等级率、硬化率均达到100。所有乡、行政村的停靠站覆盖率达到100,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农村公路交通状况力争达到全省中等水平。

2、具体任务

到20xx年(“”期间),计划投资71亿元,完成县道连网240公里、改造380公里;乡道连网、改造1000公里;村道通达、连网、改造2800公里;危桥改造2858延米/116座;撤渡建桥19处;完成公路安全设施建设投入3.3亿元;建成五级客运站30个、港湾式停靠站7000个;“整村迁移、下山脱贫”77个村。

到20xx年,计划投资118亿元,完成县道连网公路410公里、改造648公里;乡道连网、改造1800公里;村道通达、连网、改造4200公里;危桥改造2858延米/116座;撤渡建桥19处;完成公路安全设施建设投入5.6亿元;建成五级客运站75个、港湾式停靠站10000个;“整村迁移、下山脱贫”96个村。

要加快农村站场建设步伐,促进农村客运发展,争取做到路通车通,方便农民群众出行;要加快县境内班次的改造,突出城镇内外交通的衔接,特别要重视发展城镇客运班线,提高农村班车通达率,逐步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

(三)关于新农村公路建设的技术标准

从实际需求出发,合理把握标准;修实用之路、修安全之路、修资源节约之路。原则上,县乡公路要按照等级公路技术标准建设,排水与边坡挡墙设计要加强,交通安全设施要做到“四同时”;村级道路要按照《浙江省准四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要求,从严掌握各项指标,建设时要重点突出错车道与安全设施的到位,平原地区及有条件的地方尽量采用等级公路建设标准。

(四)关于新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来源

农村公路是农村的“市政设施”,具有很强的社会公益性,属公共产品。因此,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方针,建设农村公路,要以政府投资为主,继续坚持地方为主、国家加大支持力度的原则,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政府与农民的积极性,采取国家多投一点、地方财政多出一点、社会群众捐一点的形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五)关于新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1、建立农村公路管理机构

在公路管理部门中增设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科室,核定编制(以现有康办人员为基础),加强对农村公路的建设、管理、养护;在现有的路政大队、中队中增加编制,对农村公路进行路政管理。

在各乡、镇政府增加1名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路政管理员,同时聘用2~3名有经验的协管人员(最好是建设康庄工程时受过培训的人员);人员纳入乡镇管理,县级公路管理机构给予业务指导,经费由基金统一支出。

各村级组织要积极配合各项。

2、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基金

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基金,设立专户,按照“省厅补、社会融、财政保”的原则筹集,归县级公路管理机构统一管理。

省厅补:建议省交通厅研究制定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标准,规范农村公路管养,对养路费进行切块,专项用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并逐年增加切块比例,以确保农村公路正常运转。

社会融:可通过安排营运线路、转让公路冠名权、开发路边绿化权等方式融资。

财政保:除手拖摩托车养路费全部用于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外,县财政补助不足部分且不低于:县道年公里8000元、乡道年公里5000元,村道年公里1500元(对于现行县(市、区)政府安排实际用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经费标准高于上述要求的仍执行现行标准)。

地级市财政承担对实行半级财政的区级政府筹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不足部分的补贴。

原则上不向农民筹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

管理养护资金用于养护生产的不得少于70。

3、实行农村公路管养分离机制

农村公路实行管养分离机制,推进公路养护市场化。对原有从事大中修的养护人员进行重组,成立公路养护公司,通过招投标方式获得公路养护权。养护公司自负盈亏,按企业用工制度进行管理。日常保养实行定额管理,专项养护实行项目管理。并要积极探索建设、养护一体化机制。

四、若干建议要求

(一)建议省市政府出台新农村公路建设的相关政策

新农村公路建设不同于国、省道公路建设,也不完全等同于乡村康庄工程,它需要国家更多的倾斜政策,包括税收、土地、矿产等方面的优惠,因此建议在乡村康庄工程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出台更加优惠、更多倾斜的相关政策,支持新农村建设。

1、加大建设资金补助力度。经过三年的乡村康庄工程建设,今后的农村公路建设将向经济更落后的地方转移,自然条件更加恶劣,工程造价、施工难度成倍增加,同时对新农村公路建设的要求更高,因此省市政府要视实际情况加大补助力度。

建议市级财政按以下标准给予补助:县乡道按造价的20补助,村道以奖代补4万元/公里(康庄工程标准),农村五级客运站按5万元/个补助,港湾式停靠站补助1万元/个。按此标准计算,市级财政补助新农村公路建设20xx年前约需11.4亿元、20xx年前约需21.3亿元。

2、适时考虑将一些较大的自然村(500人以上)纳入农村公路建设的范畴。

3、以规范性文件或立法的形式,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办法和管理养护基金,明确各级政府的筹资责任和交通公路部门的管理养护责任,确保基金筹措渠道通畅、稳定,管理养护责任落实到位,加快养护体制改革步伐。

(二)建议修订相关的公路法律法规

现行公路法律法规没有明确将村级公路列入管理范围,村级公路成为管理与养护的盲区,建议修订相关的公路法律法规,将村级公路以立法的形式纳入管理范畴,使交通行政执法有法可依。同时,要明确农村公路的路产、路权,为加强路政管理提供依据。

(三)建议推广康庄工程建设中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

对康庄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项目管理办法、多渠道筹资方式、扶持优惠政策以及实行项目业主多元化的新思路,要认真,予以推广。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